老顽童费曼和他的生死之爱

Home » »
理查德·菲利普·费曼(Richard Phillips Feynman),1918年5月11日—1988年2月15日,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,1965年,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费曼于1918年5月1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小镇Far Rockaway的一个 俄罗斯移民犹太裔家庭。
1935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(MIT),先学数学,后学物理。
1939年本科毕业,毕业论文发表在《物理评论》(Phys.Rev.)上,内有一个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量子力学公式。
1939年9月在普林斯顿大学当惠勒(J.Wheeler)的研究生,致力于研究量子力学的疑难问题:发散困难。1941年,费曼与阿琳·格林鲍姆结婚。1942年6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。
1943年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,参加了曼哈顿计划。
1945年6月16日,费曼的第一个妻子阿琳去世。同年费曼开始在康奈尔大学任教。1951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。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,加州理工学院因其幽默生动、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。
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在加州理工学院讲授大学初等物理课程,录音在同事帮助下整理编辑为《费曼物理学讲义》。
1965年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与施温格(Julian.Schwinger),朝永振一郎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。
1986年,费曼受委托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, 在国会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证明出事原因。
1988年2月15日,费曼因癌症逝世。

比起单身狗扎堆的哲学界,物理学领域的大佬几乎个个都担得起“情圣”的称号!无论是急着离婚迎娶新欢,用诺贝尔奖金作赡养费的爱因斯坦,还是娶了校花妻子仍然保持情感自由的朗道,更别提放浪形骸的情场浪子费曼(Richard Phillips Feynman)了!

浪子费曼的逆天成就

他一生结过3次婚,偏爱身材惹火的金发女郎,约会对象从泛美航空的空姐到涉世未深的大学生,再到他所带的物理研究生的年轻太太。只要是美女,管她是不是名花有主!人人都道费曼不是所谓的忠贞情人,但少有人知道,他爱得最深的,始终是第一任妻子阿琳。

学着点,理科生的撩妹大法

世界上有两种天才,费曼属于哪一种?在1967年诺奖得主汉斯·贝特眼中,费曼像一个魔术师,因为普通人完全无法想象他所做的事情。他既是能从一朵花、一杯葡萄酒中读出整个宇宙的理论物理学家,也是理科生中的撩妹高手。

费曼的朋友圈全是物理学界的大佬

他和大部分的科学家一样,都是少年天才,21岁大学毕业,24岁就参加了全球知名的“曼哈顿计划”。但耀眼的光环挡不住隐藏的顽童本性,据说他曾经为了证明尿液不是因为地心引力作用而排出体外,竟一边倒立一边尿尿给同学看。

而他在科学上的较真,还意外帮他追到了心目中的女神——阿琳·格林鲍姆。

费曼学习时给同学的笔记,完全是个顽童

费曼和阿琳早在中学时就认识,但彼时,他只是个热衷科学的怪小孩,而阿琳不仅是同龄男孩眼中的公主,身边也有男友。他只好把爱意深埋心底,直到阿琳分手,他感到终于有盼头了!

一天,阿琳邀请费曼到家中做客,激动的费曼在漆黑的夜幕掩护下,摸进阿琳的家门,结果却讲了一晚上的题……

当时,阿琳正在为哲学作业烦恼——笛卡尔是怎么从“我思故我在”,最终证明了上帝存在的?费曼一看,“这绝不可能!”他完全没有意识到,自己是在向伟人笛卡尔挑战。

接下来,他和阿琳一起研究了这个说话拐弯抹角的笛卡尔,最后发现笛卡尔想表达的其实是:世界上只有一样是确定的——那就是不确定。然后笛卡尔又讲什么,“我的所有思维都是不完美的,完美一定是相对于完美而言的,因此完美一定存在于某个地方。”然后便开始狡猾地引出上帝了!

费曼坚决反对笛卡尔的观点,阿琳也表示同意,并称她的老师说过,任何事物都像纸张一样有两面。谁知听完阿琳的这句话,费曼突然灵光一现,想到了自己曾在大百科全书上看到过的莫比乌斯环。他还变身动手达人,现场拿来一张纸,扭了半圈,接成一个环形,又故作高深地解释了一番:

莫比乌斯环:把一根纸条扭转180°后,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

“莫比乌斯带的存在是直观可见的,不像那些油滑模棱两可的政治问题,也不像那些需要很多历史知识才能理解的东西……”

但他怎么也没想到,阿琳满脸崇拜地听完他的讲解后,竟然在第二天课堂上,故意等到老师拿出一张纸,说任何事物都像纸一样有两面时,举起了他昨晚制作的莫比乌斯环……

明明有颜值,非要靠才华和阿琳在一起的费曼

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,老师一脸错楞,全班同学都惊奇不已。出尽风头的阿琳非常得意,从那之后,她对费曼的留意也多了起来。就这样,费曼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成功抱得美人归。

我爱你!小笨瓜

有些人也许从很多方面看都不是最合适的,但他们就是互相吸引,这句话放在费曼和阿琳身上也同样适用。

跟费曼的科学脑相比,阿琳非常有艺术细胞,她不仅弹得一手好钢琴,还在纳沙县罗伦斯中学担任校刊编辑。有时还会到费曼家做点小装饰,如壁橱上的小鹦鹉之类的,费曼的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姑娘。

在费曼心中,阿琳是最亲密的爱人

在一起后,阿琳和费曼也开始互相影响。她彬彬有礼,非常照顾别人的感受,教会了费曼也学会顾及别人;而费曼一向有一个“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”的态度,阿琳也就接受了他的看法。

两人在这段感情中彻底诚实、直言相告、绝对坦率,他们非常相爱,程度甚至超过了费曼认识的所有情侣,并约定大学毕业后就结婚。

但命运并未眷顾这对有情人,相恋6年后,阿琳被诊断患上了淋巴结核,仅有几年可活。费曼的父母担心他会被阿琳拖累学业,都劝他,因为阿琳的病,撕毁婚约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,但费曼选择了不离不弃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,正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的费曼被吸收进了“曼哈顿计划”。几个月后,刚拿到博士学位的费曼就与缠绵病榻的阿琳结了婚。公证时,因为阿琳的结核病可能会传染,他们不能接吻,新郎只能在新娘的面颊上轻轻地吻一下。

婚后,费曼把生病的阿琳安排在了普林斯顿大学旁的一家慈善医院,方便去照顾她。虽然疾病是横亘在两人中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,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新婚的甜蜜。

陪病床上的阿琳过圣诞节

一次,费曼收到了一盒铅笔——墨绿色的笔杆上有一行金色的小字:“亲爱的理查德,我爱你!小笨瓜(费曼对阿琳的昵称)。”这非常甜蜜,但费曼担心铅笔容易被随手乱丢,如果被人看到那些字该多不好意思。于是他从浴室找了个刀片,刮掉铅笔上的字再用。

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阿琳的信,开头就写着:“为什么要把铅笔上的字刮掉?”接着是:“我爱你,你不觉得自豪吗?你为什么在乎别人怎么想?”

下边还有打油诗,“你若以我为羞,哒,哒,哒,你是个核桃!”后边一段也差不多,只是最后一句变成了“你是个杏子仁!”每一个都是“果仁”的不同说法。(“果仁”在美国俚语中也被用作“傻瓜”。)

费曼幸福又无奈地耸耸肩,只好乖乖地用那些烫了金字的铅笔。

费曼正在和他的助教谈话

不久,费曼又被调往洛斯阿拉莫斯,项目总负责人把阿琳安排在了离那儿最近的一家医院。

费曼每个周末都去看她,而工作日时,他经常会收到阿琳的信。有些信会做成拼字游戏的样子,剪散后装进袋子寄过来。这时,军队的邮检便会给他一个警告单“请告诫尊夫人这里没有时间玩游戏!”但他从没告诉过阿琳,因为他很乐意陪她玩游戏,尽管有时让他陷入令人发笑而又窘迫的局面。

阿琳一定会喜欢的

爱情能打败疾病的奇迹,注定只存在于小说里。随着时间流逝,阿琳的身体越来越差,她的父亲也从老家匆忙赶来,并打电话给费曼,让他马上到医院一趟。

费曼最后一次见到阿琳的时候,她已经非常虚弱,神志也有些迷糊了。大多数时候她都直瞪瞪地注视前方,偶尔会环视周围一下,呼吸艰难。

费曼只好出去走了一会儿,他觉得很奇怪,面对这种情况,自己并没有那么地悲痛欲绝,大概是他很久以前早已明白,这一天终会来到。

等到他回到病房后,值班护士证实阿琳已经亡故了。费曼单独跟阿琳待了一会儿,然后俯身在她额头上吻了最后一次。他惊奇地发现,阿琳头发的味道还跟以前一样!这对他来说是个小小的诧异:一个巨大的变化刚刚发生了,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没变。

第二天在丧葬场,一个工作人员递给费曼几个从阿琳手上摘下的戒指,问他,“你要不要再看你妻子一眼?”费曼拒绝了,他不想再见阿琳,因为那只会让他更难受。

根据费曼与阿琳爱情改编的电影《情深我心》

回家后的几天,费曼总是梦见了阿琳,但理智告诉他:“不,不,阿琳不能到梦里来!她已经不在了!”后来,他又梦见她了,他说:“你不能到梦里来!” “呵,不,”她说,“我骗你了,其实我是对你厌烦了,才策划了这一切,以便我可以脱身。可现在我又喜欢你了,所以就回来了。”

醒来后,费曼觉得这只是意识在和自己闹别扭。这些天来,他仿佛对自己进行了心理干预般,一滴眼泪也没有掉。即使同事安慰他阿琳的事,他也能立马把话题转移到工作上。

直到一个多月后,他在经过橡树岭一家商店的橱窗,看到一件漂亮的连衣裙,想到“阿琳一定会喜欢的。”顿时不能自已,潸然泪下。

直到那一刻,他才意识到,自己爱的那个女孩,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
被费曼翻出来的阿琳相片

费曼的人生还很长,他的事业很成功,甚至他本人都成了传奇。他后来结过2次婚,也有不少风流韵事,但是他始终还是忘不了阿琳。

有段时间,他和韦那合作准备写一本自己的传记,两人在一起无话不谈。有一次,他翻出了一张阿琳只穿着半透明的内衣裙斜躺着的照片。“费曼差点大哭起来。他们把录音机关掉,沉默地坐了一阵子。”

费曼写给阿琳的信,直到去世后才被公开

费曼去世后,亲人整理他的遗物,在一个盒子里发现了他在阿琳去世2周年时写的一封信。他写道:“我说我爱你,不仅是因为你喜欢听,还因为这让我由衷地欢喜。”“你现在不能给我什么,而我仍然深深爱着你,爱到让我无法去爱别人”……

最后,他在信尾心碎地标注,“请原谅我没有把这封信寄出,只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。”

评论区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创造力最重要的不是发现前人未见的,而是在人人所见到的现象中想到前人所没有想到的——薛定谔